晨梅马上斩钉截铁地道:“那更不行!咱家池塘边上泥的水泥,那么大点地,碰上去还了得?”
赵阳点头道:“我知道啊。不过没关系,我明天先去在里面扎上护栏。木头的,再在有的地方搭上旧被子什么的,就什么也不怕了!”
晨梅吸着气咬牙道:“你真不嫌麻烦——你就作吧!”
赵阳搂了搂她的腰,笑道:“大过年的,反正也没别的事,再说也不是每年都结这么厚的冰,是吧?”
晨梅一抗他,没好气地道:“去!”
他俩在那说话,谁说话晨曦就看向谁,最后见不说话了,就眨着大眼睛看向赵阳,自然是想知道明天滑冰的事能不能行。
赵阳笑着眨了眨眼睛,晨曦一看,巨大的喜悦顿时就出现在脸上,看样子就想欢呼,赵阳忙又作了个噤声的动作,指了指晨梅,晨曦就用小手捂住自己的嘴巴,但还是抱着他的胳膊坐在那里,像只欢快的小松鼠一样,动来动去。
第二天吃过早饭,赵阳就拿着工具去了果园,忙活了近两个小时,挨着池塘边扎上了一圈的栅栏,每根木头的结口处都是用棉绳扎的,自然是要杜绝隐患。
晨梅虽然从昨天就不同意,刚才还说他是“闲的”,但看到晨曦戴上头盔、绑上护肘、护膝,穿着冰鞋站在冰面上,开始站着不敢动,到慢慢一步步的走,再在赵阳的鼓励下慢慢滑着,虽然一直玩到中午都没有滑多顺溜,但清脆的笑声一直都没停过,而多多也在她怀里张着小胳膊跟着啊啊笑着,咿呀咿呀地对他“述说”,她也心生欢喜,看着总是早一步挡在晨曦要扶东西或者摔倒的地方,又有着淡淡而萦绕不去的感动。
她虽然一直催着,但直到孙振香来叫她们,才一起往回走的。
孙振香来时特意把他们的大袄带来了,见他们先是埋怨这里风大,在这时间太长了,又哄着晨曦上来、训赵阳还是小孩,就知道玩,云云——披上厚实的大袄,看着“熟悉”的场面,这样的氛围也让人的心变得软软的。
回到家里,没先开饭。而是坐了一会儿,等晨曦汗败下去,换上干爽的衣服才让上的桌。
而坐在饭桌上,晨曦身上的高兴劲还没下去,吃的饭也格外香甜,此时晨梅倒也觉得,赵阳花一上午扎栏杆什么的是值得的!
下午曹佳来了。有了她和元月。家里更是热闹,不知不觉间日头就偏西了,然后吃晚饭,聊天看电视,就又到了睡觉的时间了。
一天就这样过去了,而新的一天也在朝阳从山头上爬上来开始了。
吃过早饭。赵阳拿起车钥匙准备去县里——到昨天晚上为止,邱友山已服用两剂上次开的药方,鲁超专门打电话过来问,是按原方服用,还是要增减药物。这个,必须是当面诊断后才能确定的。
或许习惯了,又或者小孩子有着大人所不能理解的对周围环境、情绪的独特感知。现在见赵阳拿车钥匙开车出去,多多就不怎么闹,被晨梅哄着,有时还会不断地叫着“爸爸”,这个他唯一学会的词语。
……
这次见到赵阳,邱友山马上从床上坐了起来,有着莫名激动地道:“赵阳,你来了!”
仅从他的情绪反应上就不难判断。他的病情应该有着比较明显的好转,事实也是如此:最主要的病症,他肿胀的下体现在已经变得明显松软。
这两天鲁超是亲眼见证邱友山病情的恢复的,但此时还是感慨不已,不免想着,如果一开始就找到病根,治起来或许不如西医的手术快捷。但想来也不过是一两付药的事!
虽然相比还是有些慢,但作为病根的湿热内盛的病症却是给解决了,如此看来的话,中医自然是有其优势的。毕竟,治标不治本的话,病情难免出现反复,或者引起其他的病症。
赵阳检查了一遍,发现邱友山的舌苔脉相和上次一样,另外,他的尿路稍感不舒。
此时,鲁超和郑旭辉看着赵阳,都在想他接下来会做出什么决定,是用原方,还是加药、减药,又或者是换方子呢?